1、 丙烯酸施工面層要求:
丙烯酸球場無毒、無氣味,對環境無污染;施工工期短,冷作業施工,常溫固化;與場地附著力強,延伸率高,對瀝青地面、混凝土地面木材、金屬、陶瓷表面有極強粘附力,涂料固化后的涂膜連續均勻,堅韌又有耐久性,整體防水,耐曬,耐熱,耐老化,耐酸堿,防水性能優良。
但施工工藝要求嚴格,對基層的施工質量要求:平整度: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。基礎不能產生裂縫和由于冰凍引起的不均勻凍脹。平整度合格率在95%以上,3米直尺誤差3mm。 坡度:橫向<0.1‰,縱向<1‰,跳高區<4‰,表面應平坦光滑保證排水。瀝青基礎最好采用不含臘,或含臘很少的瀝青材料,其瀝青混合料必須充分壓實。表面均勻堅實,平整無裂紋,無爛邊堆擠,無麻面,接縫平順光滑。瀝青混凝土面層碎石粒徑為2—5mm,含油量5.8—6.4%,接合層碎石粒徑為6—9mm,含油量4.6—5.8%。壓實密實度不得小于95%,在中型碾壓機壓過后,無顯著輪跡,無發軟起皮,無浮土松散,波浪等現象。
2、施工工藝流程:
確立施工范圍→清潔場地→用鋼絲作水平找基準點→找平地面并做標記→防水處理二度→攪拌丙烯酸色漿→運送施工處→第一遍分色涂布→第二遍分色涂布→檢查涂布質量→修邊均勻鋪刮材料→按標準劃線→清理場地→養護三天即可正常使用。
3、施工方案:
㈠ 確立施工范圍:在交付的瀝青場地上確定球場鋪設丙烯酸的范圍;
㈡ 清潔場地:把符合要求的場地清掃一遍,將上面的浮灰、污跡、油漆、砂子、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,對水泥起殼、起空鼓、翻砂的部位全部敲碎去除,直至干凈的水泥為止,如遇雨后施工,要曝曬2-3天后施工;
㈢ 裂縫填補:用專用膠水、水泥、石英砂按比例調制均勻對水泥場地所有裂縫進行一次填補;
㈣ 用鋼絲作水平基點:沿基點用球場專用膠水、水泥、石英砂按比例拌合找平,干后用3m直尺和25mm塞尺對全場地面進行檢測,凹地低于3mm范圍作出標記,凸地高于3mm范圍作出標記,再用水泥石英砂膠水拌合料滿刮一遍,再找平檢測,使場地平整度合格率≥85%;
㈤ 防水處理二度:用乳化瀝青與面沙拌合對整個場地作防水處理兩遍(中間間隔12小時以上);
㈥ 攪拌丙烯酸色漿:按丙烯酸鋪設范圍確定配料顏色,攪拌均勻送至施工現場;
㈦ 涂刮面層:為確保施工質量和場地的平整度,面層涂刮分兩次進行,第一次嚴格按場地色澤范圍分刮不同顏色的配料,低凹部分鋪刮厚些,較高部位少刮點(不能露底),待12-24小時后,再以同樣的色澤配料作二次鋪刮,使之場地的平整度、坡度達標;養護24小時后質量員、技術員對鋪刮質量作全面檢測,若發現鼓泡、起皺、裂紋等現象,立即鏟除不合格部位進行修補處理,直到整個場地達到合格要求,場地邊緣鋪刮圓滑整齊;
㈧ 按標準劃線:這是球場施工最后一道工序,在場地養護24小時以后用進口劃線漆(白色)按標準場地尺寸劃出球場的各功能線,首先按標準尺寸做好測量,畫好底線,再由另一組人員作好復核無誤后,才能正式刷白漆,以免將線畫錯,劃線要求均勻、整齊、色澤鮮艷;
㈨ 按《GB/T 19851.11--2005》(4.3)檢驗平整度:合成面層表面應平坦,在任何位置、任何方向均應符合在3m直尺下不得出現超過6mm的間隙,6mm點位數少于總檢測點15%;在1m直尺下不得出現超過4mm的間隙,在3mm間隙的點位數少于總檢測點15%;合成彈性體材料運動場地面平整度合格率不小于85%。
㈩ 場地養護三天以后,交付使用。
4、注意事項
丙烯酸面層不能消除基礎的結構性裂縫。但經過專業處理后,通常只會產生細微裂縫,不影響場地的正常使用
5、清潔
如果涂料流出場外或滴落在其他地方,迅速用濕布和清水處理干凈。每道工序做完后, 球場竣工后應養護15天再使用